世界歷史 DSE
- 2025-04-05
課程概要
世界歷史 DSE 透過多元視角審視人類文明進程,培養學生「鑑往知來」的能力,是人文教育中極具國際視野的科目。掌握時空脈絡與史論結合技巧為奪星關鍵。
1. 科目定位與特點
- 選修科目:屬人文學科範疇,與中國歷史科並列
- 全球視野:涵蓋東西方文明發展,強調跨文化比較
- 能力導向:重視史料分析與批判性思維(佔分達45%)
- *國際認可:英國UCAS將5等同A-Level A
2. 課程架構(四大主題)
主題一:20世紀世界發展(佔40%)
- 核心單元:
mermaid
timeline
title 關鍵時期
1914-1918 : 第一次世界大戰
1919-1939 : 戰間期國際關係
1939-1945 : 第二次世界大戰
1945-1991 : 冷戰時期 - 深度研究:
- 凡爾賽條約缺陷分析
- 核武對國際關係的影響
主題二:現代化與轉變(30%)
- 工業革命:
- 英國案例:工廠制度與社會變遷
- 比較研究:日本明治維新vs中國洋務運動
- 殖民主義:
- 非洲瓜分(柏林會議1884)
- 印度獨立運動(甘地非暴力抵抗)
主題三:衝突與合作(20%)
- 國際組織:
組織 研究重點
國聯 處理埃塞俄比亞危機失敗
聯合國 安理會權力架構分析 區域衝突: 中東問題(以巴衝突根源) 巴爾幹戰爭(民族主義角色) 主題四:文化與思想(10%)- 啟蒙運動:
- 伏爾泰與盧梭思想比較
- 對美國《獨立宣言》影響
- 全球化:
- 麥當勞化現象討論
- 反全球化運動案例
- 題型特點:
- 提供文字/圖片/統計資料
- 要求比較、驗證、評價史料
- 高分關鍵:
- 引用資料具體(如”根據資料A的曲線圖…”)
- 展現史觀平衡(避免絕對化結論)
- 題目範例:
- 作答框架:
markdown
- 定義關鍵詞(民族主義)
- 正面論證(促成德國統一)
- 反面論證(引發巴爾幹衝突)
- 綜合評價(視具體時空背景)
- 研究報告:
- 選題範例:《比較希特勒與墨索里尼的崛起背景》
- 要求:原始史料引用+學術著作參考
- 實地考察:
- 香港歷史博物館專題研習
- 二戰遺址調查(如赤柱軍人墳場)
- 時序掌握:
- 製作「雙軸時間線」對照東西方事件
- 口訣記憶:
> “1492向西游,哥倫布發現新大陸” - 概念辨析:
易混淆概念 區分要點
資本主義vs帝國主義 經濟動機vs政治擴張
法西斯主義vs納粹主義 意大利vs德國特徵 5. 備考資源推薦- 官方資料:考評局《試題範例及評語》《世界歷史課程及評估指引》延伸閱讀:《槍炮、病菌與鋼鐵》(賈德·戴蒙)《極權主義的起源》(漢娜·鄂蘭)數碼工具:互動地圖:The Map as History史料數據庫:Internet Modern History Sourcebook
- 2023年考生表現: 等級 百分比 典型答題特徵 5** 2.1% 能運用跨時期比較 5 8.7% 有效駁斥史料偏見 3 42.3% 基本史實正確但分析較淺熱門選題趨勢:
mermaid
pie
title 2023年卷二選題分佈
“冷戰” : 35
“工業革命” : 25
“殖民主義” : 20
“其他” : 20
- 情境模擬:模擬巴黎和會角色扮演(各國代表談判)冷戰危機決策遊戲(古巴導彈危機)跨學科連結:經濟學:大蕭條與凱恩斯主義地理學:資源爭奪與戰爭關係
- 本地升學:港大文學院:世界史研究專修中大全球研究:需DSE世界史4級或以上海外對接:英國:可直申歷史系二年級(部分院校)澳洲:計入ATAR分數,人文學科加權
- 資料題三步法:描述:客觀陳述資料內容解讀:分析作者立場/史料局限應用:回答題目核心問題論述題黃金結構:
tex
\begin{enumerate}
\item 引言(定義+立場)
\item 論點1(史實+學者觀點)
\item 論點2(對立觀點+反駁)
\item 結論(綜合評價+歷史啟示)
\end{enumerate}
註:以上資訊僅供參考,詳情請查閱香港教育局官網:www.edb.gov.hk/tc/index.html
本文初稿為AI編寫及整理。編輯/陳國威教授, 責任編輯/江以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