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伽(Yoga)的起源 2025-04-27 瑜伽(Yoga)是一種結合身體姿勢(Asana)、呼吸調控(Pranayama)與冥想(Meditation)的完整修行體系,擁有超過五千年的歷史。 一、瑜伽的遠古起源 1. 史前文明的靈修傳統 根據考古學家發現,在印度河流域文明(約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1300年)的遺址中,出土了描繪人物進行冥想與特定坐姿的印章,這被認為是最早的瑜伽活動證據之一。 這些早期的靈修活動,結合了對自然、宇宙與人類自我意識的探索,為後來瑜伽體系奠定了基礎。 2. 吠陀時期(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500年) 瑜伽一詞最早出現在古印度的《吠陀經典》(Vedas)中,尤其是在**《梨俱吠陀》(Rigveda)中提到”yuj”,意指連結、結合或合一**。 吠陀時期的瑜伽主要是透過詩頌、儀式與冥想,來達成與神性、宇宙力量的合一。 二、瑜伽體系的系統化與哲學化 1. 奧義書(Upanishads)與內在瑜伽 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間的奧義書中,瑜伽思想進一步深化,強調透過**冥想(Dhyana)與知識(Jnana)**來實現個體靈魂(Atman)與宇宙本源(Brahman)的合一。 奧義書提出了心靈控制與自我覺知的概念,為後世的各種瑜伽流派提供了哲學基礎。 2. 《薄伽梵歌》(Bhagavad Gita)中的瑜伽分類 《薄伽梵歌》是古印度史詩《摩訶婆羅多》(Mahabharata)中的一部重要經典,首次系統地提出了三種主要瑜伽形式: 行動瑜伽(Karma Yoga):通過無私行動達到靈性成長。 知識瑜伽(Jnana Yoga):透過智慧與洞察追求解脫。 虔信瑜伽(Bhakti Yoga):透過信仰與奉獻與神合一。 三、瑜伽的經典系統化:帕坦伽利《瑜伽經》 1. 帕坦伽利(Patanjali)與《瑜伽經》 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4世紀間,聖哲帕坦伽利編纂了**《瑜伽經》(Yoga Sutras)**,將散亂的瑜伽實踐與哲學理論進行了系統整理。 《瑜伽經》提出了著名的**八支瑜伽(Ashtanga Yoga)**體系,包括: 戒律(Yama) 自律(Niyama) 體位(Asana) 呼吸控制(Pranayama) 感官收攝(Pratyahara) 專注(Dharana) 冥想(Dhyana) 三昧(Samadhi) 八支瑜伽成為後世瑜伽實踐的根本框架。 四、瑜伽從古印度走向世界 1. 中世紀時期的哈達瑜伽(Hatha Yoga) 約在公元9世紀至15世紀,**哈達瑜伽(Hatha Yoga)興起,強調透過體位(Asana)、呼吸控制(Pranayama)與能量控制(Kundalini)**達成身心轉化。 哈達瑜伽的發展,使瑜伽從純粹精神層面,進一步融合了身體鍛鍊元素。 2. 近現代瑜伽的全球化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,印度瑜伽大師如**斯瓦米·維韋卡南達(Swami Vivekananda)**將瑜伽介紹到西方世界。 20世紀,傳奇大師如T. Krishnamacharya、B.K.S. Iyengar、Pattabhi Jois等,將體位法瑜伽(Asana Yoga)推廣至全球,衍生出各種流派(如艾揚格瑜伽、阿斯坦加瑜伽、流瑜伽等)。 如今,瑜伽已成為一種全球性的運動、生活方式與內在修行方法,融合了健康、健身與靈性追求。 未指定標籤 分享: 劍擊(Fencing)的起源 軍旗(陸軍棋)的起源 相關文章 中國畫 Posted on 2025-04-27 拉丁舞的起源 Posted on 2025-04-27 中國象棋的起源 Posted on 2025-04-27
瑜伽(Yoga)的起源 2025-04-27 瑜伽(Yoga)是一種結合身體姿勢(Asana)、呼吸調控(Pranayama)與冥想(Meditation)的完整修行體系,擁有超過五千年的歷史。 一、瑜伽的遠古起源 1. 史前文明的靈修傳統 根據考古學家發現,在印度河流域文明(約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1300年)的遺址中,出土了描繪人物進行冥想與特定坐姿的印章,這被認為是最早的瑜伽活動證據之一。 這些早期的靈修活動,結合了對自然、宇宙與人類自我意識的探索,為後來瑜伽體系奠定了基礎。 2. 吠陀時期(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500年) 瑜伽一詞最早出現在古印度的《吠陀經典》(Vedas)中,尤其是在**《梨俱吠陀》(Rigveda)中提到”yuj”,意指連結、結合或合一**。 吠陀時期的瑜伽主要是透過詩頌、儀式與冥想,來達成與神性、宇宙力量的合一。 二、瑜伽體系的系統化與哲學化 1. 奧義書(Upanishads)與內在瑜伽 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間的奧義書中,瑜伽思想進一步深化,強調透過**冥想(Dhyana)與知識(Jnana)**來實現個體靈魂(Atman)與宇宙本源(Brahman)的合一。 奧義書提出了心靈控制與自我覺知的概念,為後世的各種瑜伽流派提供了哲學基礎。 2. 《薄伽梵歌》(Bhagavad Gita)中的瑜伽分類 《薄伽梵歌》是古印度史詩《摩訶婆羅多》(Mahabharata)中的一部重要經典,首次系統地提出了三種主要瑜伽形式: 行動瑜伽(Karma Yoga):通過無私行動達到靈性成長。 知識瑜伽(Jnana Yoga):透過智慧與洞察追求解脫。 虔信瑜伽(Bhakti Yoga):透過信仰與奉獻與神合一。 三、瑜伽的經典系統化:帕坦伽利《瑜伽經》 1. 帕坦伽利(Patanjali)與《瑜伽經》 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4世紀間,聖哲帕坦伽利編纂了**《瑜伽經》(Yoga Sutras)**,將散亂的瑜伽實踐與哲學理論進行了系統整理。 《瑜伽經》提出了著名的**八支瑜伽(Ashtanga Yoga)**體系,包括: 戒律(Yama) 自律(Niyama) 體位(Asana) 呼吸控制(Pranayama) 感官收攝(Pratyahara) 專注(Dharana) 冥想(Dhyana) 三昧(Samadhi) 八支瑜伽成為後世瑜伽實踐的根本框架。 四、瑜伽從古印度走向世界 1. 中世紀時期的哈達瑜伽(Hatha Yoga) 約在公元9世紀至15世紀,**哈達瑜伽(Hatha Yoga)興起,強調透過體位(Asana)、呼吸控制(Pranayama)與能量控制(Kundalini)**達成身心轉化。 哈達瑜伽的發展,使瑜伽從純粹精神層面,進一步融合了身體鍛鍊元素。 2. 近現代瑜伽的全球化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,印度瑜伽大師如**斯瓦米·維韋卡南達(Swami Vivekananda)**將瑜伽介紹到西方世界。 20世紀,傳奇大師如T. Krishnamacharya、B.K.S. Iyengar、Pattabhi Jois等,將體位法瑜伽(Asana Yoga)推廣至全球,衍生出各種流派(如艾揚格瑜伽、阿斯坦加瑜伽、流瑜伽等)。 如今,瑜伽已成為一種全球性的運動、生活方式與內在修行方法,融合了健康、健身與靈性追求。 未指定標籤 分享: 劍擊(Fencing)的起源 軍旗(陸軍棋)的起源 相關文章 中國畫 Posted on 2025-04-27 拉丁舞的起源 Posted on 2025-04-27 中國象棋的起源 Posted on 2025-04-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