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B(國際文憑,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)經濟學的 Higher Level(HL,高級水平)是IB文憑課程中較具挑戰性的選修科目,適合對經濟學有濃厚興趣且具備較強分析能力的學生。以下詳細解釋其內容、評估方式和學習重點:
1. 課程結構與核心內容
IB經濟學HL與SL(Standard Level,標準水平)共享相同的核心內容,但HL學生需學習更多延伸主題,且對分析深度和理論應用的要求更高。課程分為四個主要單元:
(1) 微觀經濟學(Microeconomics)
– 核心內容:供需理論、市場均衡、彈性、政府干預(價格管制、稅收、補貼)、市場失靈(外部性、公共物品、不對稱資訊)、企業理論(成本、收入、利潤最大化)。
– HL延伸:
– 消費者剩餘與生產者剩餘的深入分析。
– 邊際效用理論與無差異曲線。
– 壟斷與寡頭市場的博弈論(如納什均衡、囚徒困境)。
(2) 宏觀經濟學(Macroeconomics)
– 核心內容:國民收入核算、總需求與總供給、失業與通脹、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、經濟增長與發展。
– HL延伸:
– 收入分配與貧困的衡量(如洛倫茲曲線、基尼係數)。
– 新古典與凱恩斯主義模型的比較。
–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詳細分析(如量化寬鬆)。
(3) 國際經濟學(International Economics)
– 核心內容:貿易理論(比較優勢、貿易保護主義)、匯率制度、國際收支平衡表。
– HL延伸:
– 貿易條件的計算與分析。
– 關稅與配額的福利效應(圖形分析)。
– 經濟一體化(如歐盟、WTO)的進階討論。
(4) 發展經濟學(Development Economics)
– 核心內容:經濟發展指標、貧困成因、國際援助、可持續發展。
– HL延伸:
– 結構調整計畫(SAPs)的爭議。
– 制度因素(如腐敗、治理)對發展的影響。
2. HL專有內容(HL Extension)
HL學生需額外學習以下進階主題:
– 行為經濟學:有限理性、錨定效應、選擇架構(Nudge Theory)。
– 新興市場的經濟政策:如中國或印度的改革案例。
– 複雜的經濟模型:如AD-AS模型在長期與短期的差異。
3. 評估方式
IB經濟學HL的評分由內部評估(Internal Assessment, IA)和外部考試(External Assessment)組成:
(1) 外部考試(佔總分80%)
– Paper 1:微觀與宏觀經濟學的延伸回答題(HL需回答兩題,每題需包含圖形與實例分析)。
– Paper 2:國際經濟學與發展經濟學的數據分析與短文題(HL題目難度更高)。
– Paper 3:HL專有考試*,測試政策分析與定量技能(如計算彈性、繪製成本曲線)。
(2) 內部評估(IA,佔總分20%)
– 學生需提交三篇經濟評論(每篇750字),分析現實事件(如油價波動、最低工資政策)並應用課程理論。
– HL的IA要求更嚴謹的理論連結與批判性思考。
4. HL的挑戰與技能要求
– 定量分析:需熟練計算彈性、剩餘、成本函數等,並解讀經濟數據。
– 圖形應用:所有理論需搭配圖形(如供需曲線、菲利普斯曲線)解釋。
– 批判性思維:評估經濟政策的利弊(如「緊縮政策是否適合希臘?」)。
– 時事連結:需關注全球經濟動態(如通脹、貿易戰)。
5. 為何選擇HL?
– 大學申請優勢:HL成績被全球頂尖大學(如LSE、哈佛)認可,尤其對經濟、商科、政治學專業有幫助。
– 學術深度:為未來學習經濟學或相關領域奠定扎實基礎。
– 跨學科應用:經濟學HL的分析框架可延伸至社會科學、環境研究等領域。
總結
IB經濟學HL強調理論與現實的結合,透過進階內容和定量分析培養學生的經濟思維。適合擅長邏輯推理、對社會議題有好奇心,且願意投入時間練習圖形與政策分析的學生。如果想追求經濟學的學術或職業道路,HL將是極有價值的選擇。
註:以上資訊僅供參考,詳情請查閱國際文憑官網:www.ibo.org
本文初稿為AI編寫及整理。編輯/陳國威教授, 責任編輯/江以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