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階與調式
- 2025-04-23
音樂理論中的音階與調式
音樂理論中的音階和調式是兩個關鍵的概念,它們幫助音樂家理解和創作音樂。這些概念對於創建和解釋音樂的結構、情感和和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。簡單來說,音階是由一組有規律的音高組成的,而調式則是音階的一種變體,它定義了音樂中的音符結構和情感色彩。
1. 音階(Scale)
音階是指在特定音高範圍內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的音符序列。這些音符可以上升(從低到高)或下降(從高到低),並且通常遵循一定的音程結構。音階是音樂創作和演奏的基礎,它決定了旋律和和聲的構建。
1.1 音階的分類
音階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,每種類型都有其特定的音程結構:
1.1.1 大音階(Major Scale)
大音階是一種最常見的音階,它具有明亮、開朗的情感。大音階由七個音符組成,音程結構是: 全音-全音-半音-全音-全音-全音-半音。
例如,C大調音階(C Major Scale): C – D – E – F – G – A – B – C
C大調的結構就是:C到D是全音,D到E是全音,E到F是半音,F到G是全音,G到A是全音,A到B是全音,B到C是半音。
1.1.2 小音階(Minor Scale)
小音階通常表現出更憂鬱或陰暗的情感。與大音階相比,小音階有不同的音程結構。小音階有三種主要形式:
- 自然小音階(Natural Minor Scale):音程結構為 全音-半音-全音-全音-半音-全音-全音。
- 和聲小音階(Harmonic Minor Scale):自然小音階的第七個音升高半音,結構為 全音-半音-全音-全音-半音-增全音-半音。
- 旋律小音階(Melodic Minor Scale):自然小音階的第六和第七音升高半音,結構為 全音-半音-全音-全音-全音-全音-半音。
例如,A小調音階(A Minor Scale): A – B – C – D – E – F – G – A
這是自然小音階的結構,A到B是全音,B到C是半音,C到D是全音,依此類推。
1.1.3 和聲音階(Harmonic Scale)
和聲音階的主要特徵是在第七音上有增強的音程,這使得它在和聲中常用來創造強烈的結束感。和聲音階的結構如下:
- 全音-半音-全音-全音-半音-增全音-半音。
例如,A和聲小調音階(A Harmonic Minor Scale): A – B – C – D – E – F – G# – A
第七個音(G#)比自然小音階中的G音高半音,這樣音階聽起來更加張力十足。
1.1.4 其他音階
還有其他形式的音階,如:
- 五聲音階(Pentatonic Scale):由五個音符構成,是一種不含半音的音階,通常用於民間音樂和藍調音樂。
- 全音音階(Whole Tone Scale):由六個全音組成,沒有半音,聽起來更加模糊和不穩定。
2. 調式(Mode)
調式是基於音階的一種變體,它是音階的一種排列方式,並且與調性的情感特徵密切相關。調式在音樂歷史上起源於古希臘,並且在古典音樂中經常使用。在現代音樂中,調式仍然被用來創造不同的音樂風格和情感。
2.1 常見的調式
大多數調式基於大音階或小音階,但它們的起始音符(即根音)不同,因此會產生不同的情感色彩。
2.1.1 大調調式(Ionian Mode)
大調調式其實就是傳統的大音階(Major Scale)。它表現出明亮和愉快的情感。其結構為:全音-全音-半音-全音-全音-全音-半音。
例如,C大調調式(C Ionian Mode): C – D – E – F – G – A – B – C
2.1.2 多利亞調式(Dorian Mode)
多利亞調式是一種小調調式,但與自然小調相比,它的第六音升高了半音,聽起來比較明亮。其結構為:全音-半音-全音-全音-全音-半音-全音。
例如,D多利亞調式(D Dorian Mode): D – E – F – G – A – B – C – D
2.1.3 弗里吉亞調式(Phrygian Mode)
弗里吉亞調式是一種小調調式,其特徵是在音階的第二個音上有半音的下降,使得它聽起來更為陰暗。結構為:半音-全音-全音-全音-半音-全音-全音。
例如,E弗里吉亞調式(E Phrygian Mode): E – F – G – A – B – C – D – E
2.1.4 李底亞調式(Lydian Mode)
李底亞調式是一種大調調式,但它的第四個音升高了半音,聽起來較為明亮和充滿張力。其結構為:全音-全音-全音-半音-全音-全音-半音。
例如,F李底亞調式(F Lydian Mode): F – G – A – B – C – D – E – F
2.1.5 麥西亞調式(Mixolydian Mode)
麥西亞調式是一種大調調式,但它的第七音較低,聽起來有些不穩定。其結構為:全音-全音-半音-全音-全音-半音-全音。
例如,G麥西亞調式(G Mixolydian Mode): G – A – B – C – D – E – F – G
2.1.6 愛奧尼亞調式(Aeolian Mode)
愛奧尼亞調式實際上就是自然小音階,聽起來比較憂鬱。其結構為:全音-半音-全音-全音-半音-全音-全音。
例如,A愛奧尼亞調式(A Aeolian Mode): A – B – C – D – E – F – G – A
2.1.7 洛克里亞調式(Locrian Mode)
洛克里亞調式是一種不常用的調式,其特徵是非常不穩定,聽起來有些不協調。其結構為:半音-全音-全音-半音-全音-全音-全音。
例如,B洛克里亞調式(B Locrian Mode): B – C – D – E – F – G – A – B
3. 音階與調式的關聯
音階和調式是密切相關的,但有一些不同:
- 音階是一組音符,這些音符在一定的範圍內按順序排列,並且具有固定的音程結構。
- 調式是音階的一種變體,它不僅關注音符的排列順序,還強調某些音符(如根音、第三音、第五音等)的音程關係和情感表達。
4. 總結
音階是音樂的基礎,它由音符組成,並且規定了音符之間的間隔。調式則是音階的變體,通過調整音符的排列來創造不同的情感色彩。音階和調式的理解對於音樂創作和演奏至關重要,無論是在古典音樂、爵士樂還是現代音樂中,音階和調式都在音樂表達中起著核心作用。
注:本文初稿為AI編寫及整理。編輯/伍樂誠 , 責任編輯/Eric Lo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