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初中「生物」(Biology) 2025-04-05 課程概要香港初中生物科(Biology)通過「觀察-假設-驗證」的科學流程,培養學生建立生命現象與分子機制的連結,同時強調生態倫理與科技發展的平衡思考。 1. 課程定位與目標 香港初中生物科(中一至中三)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,旨在: 建立生命科學基礎:理解生物結構與生命過程的相互關係 培養科學探究能力:通過實驗掌握生物學研究方法 認識生態與健康:建立環境保護與個人健康意識 銜接高中DSE生物:為選修科目奠定知識框架 2. 課程架構(五大核心範疇) (1) 細胞與生命過程 細胞結構與功能: 動植物細胞比較(顯微鏡實作) 細胞器功能專題(線粒體「能量工廠」角色) 生命維持機制: 酶的特性實驗(過氧化氫酶分解速率) 擴散與滲透(馬鈴薯條鹽濃度實驗) (2) 人體生物學 器官系統深度學習:系統 重點內容 特色實驗消化 營養檢測(澱粉酶作用) 模擬小腸絨毛模型循環 血型遺傳與輸血 顯微鏡觀察蛙蹼微血管神經 反射弧結構 膝跳反射測試 健康專題: 疫苗作用機制(COVID-19案例研究) 非傳染病預防(糖尿病飲食控制) (3) 植物生物學光合作用探究:葉片遮光實驗(碘液檢測澱粉)環境因子影響(CO₂濃度控制)植物適應性:旱生植物結構(仙人掌氣孔觀察)種子萌發條件實驗(4) 遺傳與進化基礎遺傳學:孟德爾豌豆實驗模擬人類性狀調查(耳垂類型統計)現代生物技術:DNA提取實驗(草莓提取實作)轉基因作物辯論會(5) 生態與環境生態系統分析:食物網構建(米埔濕地案例)能量金字塔模型製作環境議題:生物放大效應(微塑料污染)校園生物多樣性調查3. 特色教學方法跨學科專題研習:mermaidgraph LRA[傳染病研究] –> B(數學:傳播曲線建模)A –> C(地理:疫情地緣分布)A –> D(化學:消毒劑作用機制)數碼化實驗:使用Vernier傳感器測量光合作用速率虛擬解剖軟件(Frog Dissection AR)情境化學習:模擬「疫情追蹤」理解病原體傳播設計生態瓶觀察物質循環4. 實驗安全體系 生物安全等級:等級 實驗類型 防護措施BSL-1 植物觀察 基本衛生防護BSL-2 微生物培養 生物安全櫃操作 應急處理: 培養基傾灑處理流程 顯微鏡玻片破碎應對 5. 評估模式 (1) 校本評核(60%)實驗技能考核:顯微鏡操作評分表(對焦速度/標本製作品質)科學報告寫作(假設→方法→結論邏輯性)專題研習:範例:「校園昆蟲多樣性與溫度關係」(2) 公開評核(40%)創新題型:實驗設計題(驗證植物向光性)數據分析題(解讀人口增長曲線)6. 教學資源數碼資源:香港大學「生物互動學習平台」BioMan Biology遊戲化學習實體教具:人體器官3D拼圖DNA雙螺旋組裝模型7. 與小學及高中銜接小學銜接重點:從「認識器官名稱」到「理解系統協調」顯微鏡使用從演示到獨立操作DSE準備:中三引入科學文獻閱讀訓練基礎生化概念(酶活性影響因素)8. 最新發展生物科技模組:CRISPR基因編輯原理動畫幹細胞治療倫理辯論生態保育專題:香港中華白海豚保育現狀分析校園雨水花園建設項目9. 家長支援建議居家生物活動:自製酸奶觀察細菌作用豆芽生長日誌記錄科普體驗:參觀嘉道理農場植物園參加「少年自然學家」計劃延伸閱讀:《我們的身體》立體書《寂靜的春天》青少年版2024年教育數據:全港初中生物實驗室達標率:91%年度實驗課時:50小時(佔總課時35%)DSE生物科報考率:理科生中佔45% 註:以上資訊僅供參考,詳情請查閱香港教育局官網:www.edb.gov.hk/tc/index.html 本文初稿為AI編寫及整理。編輯/陳國威教授, 責任編輯/江以良 未指定標籤 分享: 香港初中「物理」(Physics) 世界歷史 DSE 相關文章 香港初中「地理」 Posted on 2025-04-18 香港初中辯論與演講 Posted on 2025-04-08 香港初中電腦應用課程 Posted on 2025-04-08
香港初中「生物」(Biology) 2025-04-05 課程概要香港初中生物科(Biology)通過「觀察-假設-驗證」的科學流程,培養學生建立生命現象與分子機制的連結,同時強調生態倫理與科技發展的平衡思考。 1. 課程定位與目標 香港初中生物科(中一至中三)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,旨在: 建立生命科學基礎:理解生物結構與生命過程的相互關係 培養科學探究能力:通過實驗掌握生物學研究方法 認識生態與健康:建立環境保護與個人健康意識 銜接高中DSE生物:為選修科目奠定知識框架 2. 課程架構(五大核心範疇) (1) 細胞與生命過程 細胞結構與功能: 動植物細胞比較(顯微鏡實作) 細胞器功能專題(線粒體「能量工廠」角色) 生命維持機制: 酶的特性實驗(過氧化氫酶分解速率) 擴散與滲透(馬鈴薯條鹽濃度實驗) (2) 人體生物學 器官系統深度學習:系統 重點內容 特色實驗消化 營養檢測(澱粉酶作用) 模擬小腸絨毛模型循環 血型遺傳與輸血 顯微鏡觀察蛙蹼微血管神經 反射弧結構 膝跳反射測試 健康專題: 疫苗作用機制(COVID-19案例研究) 非傳染病預防(糖尿病飲食控制) (3) 植物生物學光合作用探究:葉片遮光實驗(碘液檢測澱粉)環境因子影響(CO₂濃度控制)植物適應性:旱生植物結構(仙人掌氣孔觀察)種子萌發條件實驗(4) 遺傳與進化基礎遺傳學:孟德爾豌豆實驗模擬人類性狀調查(耳垂類型統計)現代生物技術:DNA提取實驗(草莓提取實作)轉基因作物辯論會(5) 生態與環境生態系統分析:食物網構建(米埔濕地案例)能量金字塔模型製作環境議題:生物放大效應(微塑料污染)校園生物多樣性調查3. 特色教學方法跨學科專題研習:mermaidgraph LRA[傳染病研究] –> B(數學:傳播曲線建模)A –> C(地理:疫情地緣分布)A –> D(化學:消毒劑作用機制)數碼化實驗:使用Vernier傳感器測量光合作用速率虛擬解剖軟件(Frog Dissection AR)情境化學習:模擬「疫情追蹤」理解病原體傳播設計生態瓶觀察物質循環4. 實驗安全體系 生物安全等級:等級 實驗類型 防護措施BSL-1 植物觀察 基本衛生防護BSL-2 微生物培養 生物安全櫃操作 應急處理: 培養基傾灑處理流程 顯微鏡玻片破碎應對 5. 評估模式 (1) 校本評核(60%)實驗技能考核:顯微鏡操作評分表(對焦速度/標本製作品質)科學報告寫作(假設→方法→結論邏輯性)專題研習:範例:「校園昆蟲多樣性與溫度關係」(2) 公開評核(40%)創新題型:實驗設計題(驗證植物向光性)數據分析題(解讀人口增長曲線)6. 教學資源數碼資源:香港大學「生物互動學習平台」BioMan Biology遊戲化學習實體教具:人體器官3D拼圖DNA雙螺旋組裝模型7. 與小學及高中銜接小學銜接重點:從「認識器官名稱」到「理解系統協調」顯微鏡使用從演示到獨立操作DSE準備:中三引入科學文獻閱讀訓練基礎生化概念(酶活性影響因素)8. 最新發展生物科技模組:CRISPR基因編輯原理動畫幹細胞治療倫理辯論生態保育專題:香港中華白海豚保育現狀分析校園雨水花園建設項目9. 家長支援建議居家生物活動:自製酸奶觀察細菌作用豆芽生長日誌記錄科普體驗:參觀嘉道理農場植物園參加「少年自然學家」計劃延伸閱讀:《我們的身體》立體書《寂靜的春天》青少年版2024年教育數據:全港初中生物實驗室達標率:91%年度實驗課時:50小時(佔總課時35%)DSE生物科報考率:理科生中佔45% 註:以上資訊僅供參考,詳情請查閱香港教育局官網:www.edb.gov.hk/tc/index.html 本文初稿為AI編寫及整理。編輯/陳國威教授, 責任編輯/江以良 未指定標籤 分享: 香港初中「物理」(Physics) 世界歷史 DSE 相關文章 香港初中「地理」 Posted on 2025-04-18 香港初中辯論與演講 Posted on 2025-04-08 香港初中電腦應用課程 Posted on 2025-04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