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查詢: info@TutorZone.com.hk
辦公時間: 星期一至六 - 上午 9 時至下午 6 時
WhatsApp 星期一至日 - 24 小時
人手接聽: +852 1234 5678
即時客服: WhatsApp +852 90613106

香港小學「常識科」

香港小學「常識科」

  • 2025-04-05

香港小學常識科教學全面攻略(Primary General Studies in Hong Kong)

1. 課程定位與核心特色

小學常識科是香港課程中最具跨學科特性的科目之一,涵蓋科學、科技、人文、健康、公民教育與環境保護等六大範疇,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、時事觸覺與生活應用能力。

🔍 課程核心特點如下:

  • 🌏 多元主題融合:結合生活、科學、社會、健康與價值教育
  • 🤔 強調探究式學習:鼓勵學生發問、觀察、研究與反思
  • 🧠 實用知識應用:知識貼近日常,與生活問題連結
  • 📺 緊扣時事與科技發展:加入人工智能、可持續發展、健康危機等主題

2. 課程結構與主題設計

級別學習範疇單元主題例子重點能力
小一至小二個人與生活、健康與生長我的身體、清潔與衛生、時間管理自理能力、生活常識
小三至小四人與環境、社區與文化香港的社區、節日與習俗、地球資源社會參與、尊重文化多樣性
小五至小六科技與科學、公共事務與公民責任環境保護、交通安全、智能城市、民主價值批判思考、科技素養、公民意識

📌 每個單元設有延伸探究活動,如小型研究、簡單實驗、專題展示等。


3. 評估模式與學習方式

評估類型內容範例特點
課堂評估小組討論、角色扮演、簡報匯報着重思考過程與參與表現
專題研習「香港垃圾問題調查」、「我的家鄉文化專題」訓練資料整理、觀察與分析能力
單元測驗/工作紙多元題型,包括填充、簡答、實驗記錄核心概念理解與實用知識應用為主
成果展示製作海報、小書、模型展示、影片報告激發創意與跨媒介表達

🧪 教學方法靈活,如:戶外考察、專家講座、模擬法庭、STEAM專案融入等。


4. 常見學習挑戰與破解策略 🧩

學習難點破解方法
概念太抽象或學科跨度大利用生活例子教學(如:用回收物示範可持續發展)
容易流於背誦記憶引導學生做「觀察 → 假設 → 實驗 → 推論」的探究歷程
缺乏時事關心每週「新聞一則」小任務 + 家庭新聞討論時間
專題研習資料不足教授簡易資料搜尋技巧 + 推薦學童版資料網站

5. 高效學習與家庭支援 💡📘

👪 家庭支援小技巧:

  • 一週一次家庭「小專題發表」(孩子分享本週常識所學)
  • 鼓勵孩子觀察社區或新聞(例:一起分析颱風路徑圖)
  • 培養閱讀習慣:選擇常識科延伸讀物(如《知識小博士》系列)

🔍 推薦學習資源平台:

平台名稱內容類型適用對象
教育局小學常識教學資源庫教案、短片、工作紙老師與家長支援
HKEdCity通識小學平台動畫、互動遊戲、概念圖解釋小三至小六學生
香港科學館網上資源小實驗示範、科技展品導賞課堂與家庭活動延伸

6. 升學與素質銜接 💼📚

📘 初中銜接科目:

  • 中一科學科、地理、公民與社會發展科(通識)
  • 為STEM教育、環境教育、公民教育打好基礎

💡 素質能力培育方向:

  • 資訊素養、資料分析能力、跨學科整合能力
  • 建立社會參與態度與公民責任感

7. 家長與學校合作建議 📌

✅ 多參與孩子的專題展示或公開課觀課
✅ 與老師協調孩子的探究題目與方向
✅ 鼓勵孩子從生活觀察開始提問與探索(例:「為何水煮會變氣?」)
✅ 支持學校的戶外教學與跨科活動(如農場參觀、環保站考察)


🔍 熱門家長搜尋關鍵詞建議使用場景:

  • 「小學常識科有幾個範疇?」
  • 「常識科怎樣準備測驗?」
  • 「如何幫小朋友做常識專題?」
  • 「香港小學常識科教學目標是什麼?」

註:以上資訊僅供參考,詳情請查閱香港教育局官網:www.edb.gov.hk/tc/index.html
本文初稿為AI編寫及整理。編輯/陳國威教授, 責任編輯/江以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