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小學STEM教育 2025-04-08 香港小學STEM教育課程概覽(Primary STEM Education in Hong Kong) 1. 課程定位與核心特色 小學STEM教育是香港教育局積極推動的教改方向,強調跨學科融合,結合科學(Science)、科技(Technology)、工程(Engineering)及數學(Mathematics),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、解難能力與科技素養。 🎯 STEM課程核心特點如下: 🔬 跨學科學習:打破傳統科目界限,融合數學、常識、電腦課 🤖 創客精神與動手實作:強調「做中學」,提升工程思維 💡 創新與解難導向:從生活出發,解決真實問題 🌐 21世紀技能培育:邏輯推理、團隊合作、編程與設計思維 2. 課程架構與內容安排 級別主題/專案例子涵蓋技能教學形式小一至小二簡易機械與觀察實驗:「自製紙風車」、「磁石探險」科學觀察、基本邏輯推理常識+簡單創科活動小三至小四生活科技應用:「溫度感應裝置」、「自動澆水器」基礎電路、簡單程式邏輯專題式學習 + 探究實驗小五至小六創新解難項目:「智能垃圾桶」、「太陽能車設計」Arduino、micro:bit、設計思維小組專案 + 科技製作 + 展示 📌 不少學校配合校本課程加入「編程教學」、「3D打印」、「AI初探」、「無人機飛行訓練」等活動 3. 學習評估與活動模式 類型內容與形式比重與特色探究專案評估設計思維流程報告、原型製作展示、影片紀錄重創意、邏輯與團隊合作技術操作評估編程作品(Scratch、micro:bit)、電路裝置重視操作流程與實作結果口頭簡報與反思小組簡報、創新點評析、改良建議訓練表達力與科學解釋能力 🛠️ 非傳統筆試導向,著重「學以致用」與學生主動學習 4. 常見學習挑戰與破解建議 🔍 學習難點建議策略與資源不理解科技概念結合日常例子(如:自動門→感應器原理) + 教學動畫動手能力較弱提供模塊式建構材料(如:LEGO SPIKE)做引導式教學缺乏創意或解難方向使用「設計思維五步曲」:同理→定義→構思→原型→測試怕失敗或實驗不成功強調「嘗試→修正→學習」為STEM核心價值 5. 高效學習與家庭支援建議 🧠💡 📆 家庭支援每週STEM計劃(可放於家長通訊) 週一:觀看1段STEM影片(推薦:NASA Kids, BrainPop) 週三:家庭小製作(如:瓶裝火山 / DIY太陽爐) 週五:Scratch編程挑戰 or micro:bit互動遊戲 週末:參觀科學館 / 創客空間(如InnoCarnival、香港科學園開放日) 🧰 推薦教學資源平台 平台名稱內容類型適用對象香港STEM教育資源庫教案範本、比賽資訊、影片教學教師與學生Scratch網站編程練習平台 + 遊戲開發社群小三至小六BBC Bitesize小學生科技互動學習平台英語國際學校學生MakerBay HK創客活動、工作坊、課後計劃香港本地創客與家長 6. 升學與未來銜接路向 📘 銜接課程方向: 中學科技與生活、中一電腦與設計科技 初中STEM綜合課程 / 無人機課程 / Python入門 為DSE科學科(如物理、設計科技、ICT)鋪路 💼 職業素養啟蒙方向: 工程與編程基礎、設計思維、創科創業意識 啟發未來AI、科技創業、建築設計等興趣方向 7. 家長與教師行動建議 📌 ✅ 鼓勵孩子「做中學」而非只求「答對答案」✅ 結合生活問題做創意挑戰(如:防疫洗手機器設計)✅ 支持孩子參加STEM比賽(如:小小發明家大賽、AI創新挑戰)✅ 定期與老師或STEM導師溝通學習表現與發展潛能 🔍 延伸閱讀與熱門搜尋資源: 《STEM教育在小學的實踐與創新》教育局出版 「STEM是孩子的未來語言?」專家教育論壇專訪 家長熱搜:「香港有哪些小學STEM教得好?」、「小學STEM有什麼比賽?」 註:以上資訊僅供參考,詳情請查閱香港教育局官網:www.edb.gov.hk/tc/index.html本文初稿為AI編寫及整理。編輯/陳國威教授, 責任編輯/江以良 未指定標籤 分享: 香港初中辯論與演講 香港小學閱讀理解技巧 相關文章 香港小學奧數思維訓練 Posted on 2025-04-08 香港小學TSA全卷操練 Posted on 2025-04-08 香港小學名校插班試預備 Posted on 2025-04-08
香港小學STEM教育 2025-04-08 香港小學STEM教育課程概覽(Primary STEM Education in Hong Kong) 1. 課程定位與核心特色 小學STEM教育是香港教育局積極推動的教改方向,強調跨學科融合,結合科學(Science)、科技(Technology)、工程(Engineering)及數學(Mathematics),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、解難能力與科技素養。 🎯 STEM課程核心特點如下: 🔬 跨學科學習:打破傳統科目界限,融合數學、常識、電腦課 🤖 創客精神與動手實作:強調「做中學」,提升工程思維 💡 創新與解難導向:從生活出發,解決真實問題 🌐 21世紀技能培育:邏輯推理、團隊合作、編程與設計思維 2. 課程架構與內容安排 級別主題/專案例子涵蓋技能教學形式小一至小二簡易機械與觀察實驗:「自製紙風車」、「磁石探險」科學觀察、基本邏輯推理常識+簡單創科活動小三至小四生活科技應用:「溫度感應裝置」、「自動澆水器」基礎電路、簡單程式邏輯專題式學習 + 探究實驗小五至小六創新解難項目:「智能垃圾桶」、「太陽能車設計」Arduino、micro:bit、設計思維小組專案 + 科技製作 + 展示 📌 不少學校配合校本課程加入「編程教學」、「3D打印」、「AI初探」、「無人機飛行訓練」等活動 3. 學習評估與活動模式 類型內容與形式比重與特色探究專案評估設計思維流程報告、原型製作展示、影片紀錄重創意、邏輯與團隊合作技術操作評估編程作品(Scratch、micro:bit)、電路裝置重視操作流程與實作結果口頭簡報與反思小組簡報、創新點評析、改良建議訓練表達力與科學解釋能力 🛠️ 非傳統筆試導向,著重「學以致用」與學生主動學習 4. 常見學習挑戰與破解建議 🔍 學習難點建議策略與資源不理解科技概念結合日常例子(如:自動門→感應器原理) + 教學動畫動手能力較弱提供模塊式建構材料(如:LEGO SPIKE)做引導式教學缺乏創意或解難方向使用「設計思維五步曲」:同理→定義→構思→原型→測試怕失敗或實驗不成功強調「嘗試→修正→學習」為STEM核心價值 5. 高效學習與家庭支援建議 🧠💡 📆 家庭支援每週STEM計劃(可放於家長通訊) 週一:觀看1段STEM影片(推薦:NASA Kids, BrainPop) 週三:家庭小製作(如:瓶裝火山 / DIY太陽爐) 週五:Scratch編程挑戰 or micro:bit互動遊戲 週末:參觀科學館 / 創客空間(如InnoCarnival、香港科學園開放日) 🧰 推薦教學資源平台 平台名稱內容類型適用對象香港STEM教育資源庫教案範本、比賽資訊、影片教學教師與學生Scratch網站編程練習平台 + 遊戲開發社群小三至小六BBC Bitesize小學生科技互動學習平台英語國際學校學生MakerBay HK創客活動、工作坊、課後計劃香港本地創客與家長 6. 升學與未來銜接路向 📘 銜接課程方向: 中學科技與生活、中一電腦與設計科技 初中STEM綜合課程 / 無人機課程 / Python入門 為DSE科學科(如物理、設計科技、ICT)鋪路 💼 職業素養啟蒙方向: 工程與編程基礎、設計思維、創科創業意識 啟發未來AI、科技創業、建築設計等興趣方向 7. 家長與教師行動建議 📌 ✅ 鼓勵孩子「做中學」而非只求「答對答案」✅ 結合生活問題做創意挑戰(如:防疫洗手機器設計)✅ 支持孩子參加STEM比賽(如:小小發明家大賽、AI創新挑戰)✅ 定期與老師或STEM導師溝通學習表現與發展潛能 🔍 延伸閱讀與熱門搜尋資源: 《STEM教育在小學的實踐與創新》教育局出版 「STEM是孩子的未來語言?」專家教育論壇專訪 家長熱搜:「香港有哪些小學STEM教得好?」、「小學STEM有什麼比賽?」 註:以上資訊僅供參考,詳情請查閱香港教育局官網:www.edb.gov.hk/tc/index.html本文初稿為AI編寫及整理。編輯/陳國威教授, 責任編輯/江以良 未指定標籤 分享: 香港初中辯論與演講 香港小學閱讀理解技巧 相關文章 香港小學奧數思維訓練 Posted on 2025-04-08 香港小學TSA全卷操練 Posted on 2025-04-08 香港小學名校插班試預備 Posted on 2025-04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