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B 地理 HL
- 2025-04-07
IB 地理 HL(高級水平)深度解析
課程本質與學術定位
IB 地理 HL 是一門融合自然系統科學與人文社會分析的高階整合型學科,專為具備以下特質的學習者設計:
- 對人地關係有理論探究熱忱
- 能處理複雜的量化與質化數據
- 願進行跨尺度的空間分析(從地方到全球)
與 SL 的核心差異體現在三個維度:
- 理論深度:需掌握進階模型(如脆弱性理論、核心-邊緣模型)
- 方法嚴謹性:要求統計檢定與GIS空間分析
- 議題複雜度:探討「風險社會」等當代前沿命題
課程結構與HL專屬內容
四大核心模組(比 SL 多60小時課時)
模組 | HL深度要求 | 典型案例分析 |
---|---|---|
核心單元:全球變遷 | • 運用系統論分析氣候反饋機制 • 量化評估碳足跡(含計算題) | 模擬IPCC報告撰寫:預測RCP8.5情境下珠江三角洲淹沒風險 |
HL擴展單元 | 從以下擇一深入研究: • 進階都市化(全球城市理論) • 地緣政治衝突地理 | 應用Friedmann世界城市層級理論分析香港與新加坡的競爭關係 |
兩個選修主題 | 需比SL多分析50%案例(如選「旅遊地理」需研究6個景區承載力模型) | 比較威尼斯與九寨溝的可持續旅遊管理策略差異 |
內部評估 | 3,500字田野調查報告(SL為2,500字),需包含相關性檢定與GIS製圖 | 使用SPSS分析香港郊野公園遊客量與空氣質素的皮爾森相關係數 |
HL專屬評估體系
外部評估(80%)
- Paper1:核心單元應用題
- 3題數據分析題(SL為2題),含:
✓ 15分論述題(需整合至少3個理論模型)
✓ 計算題(如人口金字塔依存比公式推導)
範例:運用Malthus與Boserup理論評估埃塞俄比亞糧食危機
- Paper2:HL擴展單元
- 從2道25分題擇一,要求:
✓ 比較跨國案例(至少3國)
✓ 評估政策有效性(需成本效益分析)
典型題:「批判性分析『一帶一路』對中亞水資源地緣政治的影響」
- Paper3:綜合應用
- HL獨有試卷,基於預發案例資料:
✓ 90分鐘完成2題
✓ 需提出原創解決方案(如設計城市韌性指標體系)
內部評估(20%)
- 進階田野調查:
✓ 採用混合研究方法(問卷+GIS+實測)
✓ 需驗證假設(如「地價與綠化率呈負相關」)
✓ 包含不確定性分析
HL核心能力培養
- 空間建模能力
- 使用QGIS進行熱力圖分析
實例:繪製香港劏房空間聚集模式與公共設施可達性關係
- 批判性評估框架
- 應用「DPSIR」模型(驅動力-壓力-狀態-影響-響應)
案例:評估長江禁漁政策的生態經濟效應
- 風險治理思維
- 設計災害應急預案(需考慮政治經濟因素)
作業:制定台灣地震帶高層建築抗震改造優先級方案
大學銜接優勢
▸ 頂尖地理系:倫敦政經學院(LSE)要求HL 6分+數學SL 5分
▸ 環境工程:ETH Zurich接受HL地理替代物理科目
▸ 國際組織實習:UNEP青年計畫優先錄取HL地理7分學生
戰略性學習工具
技能領域 | HL專用資源 | 應用範例 |
---|---|---|
空間分析 | ArcGIS Pro(熱區分析、3D地形建模) | 模擬海平面上升對東京灣區的影響 |
統計檢定 | Jamovi(免費替代SPSS)進行ANOVA變異數分析 | 驗證不同收入區空氣污染數據差異性 |
學術寫作 | 《Writing Geography》(Kenneth Foote)規範報告結構 | 符合Nature子刊格式的IA報告 |
成功關鍵要素
- 跨學科整合:
• 將經濟學「外部性」概念應用於污染分析
• 結合TOK探討「地圖的政治性」 - 數據素養:
• 每月完成1份IMF/World Bank數據可視化作業
• 掌握Python基礎地理庫(geopandas) - 時事敏感度:
• 建立「全球議題追蹤表」(如COP28氣候談判進展)
適合學習者畫像
此課程最匹配:
✓ 每週能投入6+小時深度研究
✓ 對「數據驅動的人文分析」有強烈興趣
✓ 未來規劃涉及城市規劃、環境政策、國際發展等領域
通過HL訓練,學生將具備:
- 媲美大學二年級的空間分析能力
- 制定政策建議的系統性思維
- 處理「模糊性問題」的批判決斷力
註:以上資訊僅供參考,詳情請查閱國際文憑官網:www.ibo.org
本文初稿為AI編寫及整理。編輯/陳國威教授, 責任編輯/江以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