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查詢: info@TutorZone.com.hk
辦公時間: 星期一至六 - 上午 9 時至下午 6 時
WhatsApp 星期一至日 - 24 小時
人手接聽: +852 1234 5678
即時客服: WhatsApp +852 90613106

音樂DSE

音樂DSE

  • 2025-04-07

DSE音樂(科目代號:MUSIC)旨在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、創作能力及批判性聆聽技巧,涵蓋西方古典音樂、中國音樂、流行音樂及世界音樂等範疇。課程強調表演、創作、聆聽與分析三大核心能力,適合對音樂有濃厚興趣且具備一定演奏或樂理基礎的學生。


一、課程架構

DSE音樂科分為必修部分和選修部分,考試內容涵蓋理論、實踐及音樂文化理解。

1. 必修部分(佔總分70%)

(1) 聆聽(30%)

  • 音樂元素分析:旋律、和聲、節奏、織體、音色等。
  • 音樂風格與時期
  • 西方音樂(巴洛克、古典、浪漫、現代時期)
  • 中國音樂(戲曲、民樂、現代中樂)
  • 流行音樂(爵士、搖滾、電子音樂)
  • 世界音樂(印度、非洲、拉丁音樂等)
  • 聆聽考試:播放音樂片段,學生需辨認樂器、風格、曲式結構等。

(2) 演奏(20%)

  • 學生需準備兩首對比風格的獨奏或合奏作品(至少一首為西方古典或中國音樂)。
  • 考試形式:現場演奏(鋼琴、小提琴、聲樂等)或提交錄影(部分情況適用)。

(3) 創作(20%)

  • 作品集:提交兩首原創作品(可為器樂、聲樂或電子音樂),附創作說明。
  • 筆試創作:根據指定題目(如旋律發展、和聲編配)即場創作。

2. 選修部分(佔總分30%,三選一)

  1. 進階演奏:額外演奏一首高難度曲目(需達特定級別,如ABRSM 6級以上)。
  2. 進階創作:提交更複雜的原創作品(如交響樂片段、電影配樂)。
  3. 專題研習:研究音樂相關課題(如「香港流行音樂的發展」),撰寫3,000字報告。

二、評核方式

DSE音樂科評核分為校本評核(SBA)和公開考試,具體比重如下:

部分評核形式佔比
聆聽筆試(多項選擇、短答題)30%
演奏現場表演或錄影提交20%
創作作品集 + 筆試創作題20%
選修部分進階演奏/創作/研習30%

三、學習目標與技能

  1. 音樂理論與分析:掌握樂理、和聲學、曲式結構(如奏鳴曲式、變奏曲)。
  2. 演奏技巧:提升樂器或聲樂表現力,理解不同音樂風格的演繹方式。
  3. 創作能力:學習作曲技巧(如動機發展、編曲配器)。
  4. 文化理解:比較中西音樂特色,探討音樂與社會的關係(如抗戰歌曲的歷史角色)。

四、適合哪些學生?

  • 具備ABRSM / Trinity 5級或以上樂器或樂理基礎。
  • 對作曲、音樂研究或表演有熱忱。
  • 未來希望修讀音樂、音樂教育、音樂治療或藝術管理。

五、升學及就業出路

1. 本地升學

  • 大學課程:港大(音樂學)、中大(音樂系)、浸大(創意音樂藝術)。
  • 專上學院:香港演藝學院(演奏、作曲)、VTC音樂科技文憑。

2. 就業方向

  • 職業演奏家、音樂教師、作曲/編曲人。
  • 音樂治療師、藝術行政、唱片監製。

六、常見教材與資源

  • 教科書:《新高中音樂》(文達出版)、《聆聽訓練手冊》。
  • 樂理參考:ABRSM Theory Grades 5-8、《和聲學教程》。
  • 聆聽資源:Naxos Music Library、YouTube古典音樂頻道。

DSE音樂科適合具備音樂基礎且希望深入學習的學生,課程結合學術與實踐,培養全面的音樂能力。考生需平衡演奏、創作及理論學習,並廣泛聆聽不同風格音樂以應付聆聽考試。如需具體曲目建議或樂理技巧指導,可進一步查詢!

註:以上資訊僅供參考,詳情請查閱香港教育局官網:www.edb.gov.hk/tc/index.html
本文初稿為AI編寫及整理。編輯/陳國威教授, 責任編輯/江以良